当前位置:首页> 评价> 资讯详情

学术成果评价期刊更有优势

2015-03-3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 金成武收藏

【核心提示】以期刊的级别来评价学术成果的质量是各个科研机构的通行做法,这一方法虽然难免有一些弊端,但就目前来说,优势仍然明显。

如何恰当地评价学术成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以期刊的级别来评价学术成果的质量是各个科研机构的通行做法,这一方法虽然难免有一些弊端,但就目前来说,优势仍然明显。

具备可操作性

就笔者个人的工作经验而言,目前至少在国内,是否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以及发表多少,是各单位评价或考核科研人员(包括学生)学术成就或贡献的重要方式,甚至直接与相关人员的各种绩效任务量及各种利益挂钩。于是,人们对相关人员学术成就的评价也就很容易与对相关期刊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大多数单位愿意用指定期刊上发表成果的数量作为科研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科研绩效的评估、科研成果质量的鉴定,许多时候在操作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它常常缺少客观的、可量化的、可观测的事实依据,为了使考评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便捷性,许多单位便采用了“捷径”——以指定级别的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的数量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可替代的、可行的考评方式之前,这种方式仍然是可行之计。

“专业化分工”优势明显

在学术成果评价方面,期刊编辑部也许比其他单位有着天然的优势。编辑部在同一时期可以收到来自各单位各研究领域的投稿,编辑部工作人员一般也独立于其他各单位。这样,就某一研究领域或主题,编辑部一般可以有机会同时比较多份研究成果;就某位作者,编辑部一般也可以有机会比较其在不同时期或在不同领域的多份研究成果。

更重要的是,在评价某份学术成果时,编辑部一般会邀请同一领域但与作者非同一单位的专家对该成果作匿名评审。

上述这些评价工作一般是其他单位所不能或不容易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期刊编辑部是在学术成果评价方面具有“专业化分工”性质的组织,各单位以在期刊上发表学术成果为依据考评科研人员,也是在实现这一分工。

期刊评价也应评价期刊的运行制度

期刊编辑部对某一成果发表前的评价是“小范围内同行专家事前评价”,学术成果一经公开发表,它就开始接受公众评价了,变成“全社会大众事后评价”。同时,公众也在通过评价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来评价期刊。

对期刊的评价,事实上也属于“全社会大众事后评价”的内容,而且,由于期刊发表某一成果也是在评价该成果,对期刊的评价也就成了“对评价的再评价”。

笔者认为,若在这个意义上讨论“如何评价学术期刊”,这种“再评价”首先应该包含对期刊的“小范围内同行专家事前评价”模式或规范的评价,这包括考察该期刊是否有一套完整而明确的稿件的“收、审、用”制度,评价该制度是否独立于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权益,是否有明显漏洞,是否有改进之处。

建立这套制度,可以在稿件处理方面尽可能保证程序与操作上的公平,保证各学术成果在发表前都经过同行专家的讨论与认可,并保证成果发表不受个人因素影响。将这套制度纳入期刊评价范围也考虑到了编辑部在事前评价中所付出的努力。

当然,即使稿件处理制度很完善,如果稿源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有局限,该期刊也有可能难以获得很好的事后评价。但鉴于学术成果评价特别是事后评价极易出现众口不一的情形,且没有既定的、较为清晰的、较为一致的规范可循,也难以制定或约定出一套规范,因此在期刊评价上,至少在目前,我们应该将期刊的运行制度纳入评价范围,并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运行制度。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