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价> 资讯详情

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功能及其评价

2015-04-09来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作者: 林坚收藏

  在人们的通常理解和现行体制中,人文社会科学与特指自然科学的“科学”是分立的。科学体系中是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不是“第一生产力”?如何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如何评价?如何转化而发挥实际效用?这些问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

  一、科学是否包含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邓小平认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钱学森指出:“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一样,是科学技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里说的科学技术要包括社会科学。”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式,认为基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和文艺科学,它们各自经过一定中介通向哲学;在基础科学之下是技术科学和各类工程科学。它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科学理论形态结构,而没有明显反映出它的技术实践形态结构。

  冯之浚、赵红州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主要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构成。基础科学由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组成;技术科学由技术理论和专业技术组成;应用科学由应用理论和生产技术组成。只从科学角度看,科学理论包括基础科学理论、技术科学理论和应用科学理论。从技术方面看,技术包含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和应用技术。这个结构从科学的视角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形态结构,但关于技术的划分有些模糊。

  1993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学科分类与代码》方案,收入4000多个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谱系,也包括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新兴科学技术群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软科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等。

  金吾伦主编的《跨学科研究引论》按照研究对象、知识特征和可应用性,分别给出三种分类:按研究对象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门类;按知识特征分为经验科学、形式科学和规范科学三大门类;按可应用性又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形成的三大门类。

  还有人从世界存在的事物的特点,提出划分五大横断学科群,即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数理学、事理学。

  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总体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三类知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自然科学旨在了解自然的奥秘,以便人类能够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社会科学旨在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以便人与社会保持融洽的关系;人文学科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人类自身的理想和愿望。这三类知识还分别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三种不同的方法,自然科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而人文学科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社会科学则介于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只有在涵盖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知识领域的前提下,才能在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文明成果时不遗漏某些重要的部分,才能使学生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成为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成员。

  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人们往往把与自然科学相对而言的知识领域,即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或简称为社会科学,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或简称文科。

  从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即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完全和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自然科学到生产技术一样,要形成三个层次,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就是建立理论模型,拟订方针政策,制定操作法规,把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社会技术,即改造社会的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是人类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科学活动,对人类社会现象的规律的认识之系统总结。它分为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两部分内容,含有技术性学科的部分,如在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学科中的技术性部分,以及一切管理方面的学科,都是为人类改造、管理社会服务的。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技术已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技术,它对于生产技术的发明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社会技术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技术就是研究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可以明确,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人文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全部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都是生产力,自然科学技术由于它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其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人文社会科学由于它是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的,其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过“社会智慧的一般生产力”概念,以对应于他把精神生产称为“一般劳动”,用“精神生产”补充“物质生产”之不足,用“精神生产力”补充“物质生产力”之不足。

  邓小平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召力,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精神力量的“精神生产力”,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科学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具有社会生产力通常均具有的全人类性,综合地表现为人的精神素质、精神能力,是人作为主要生产力的决定方面。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哈贝马斯在1968年写的论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中,提出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的趋势,其中之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密切,而这种密切关系是使得诸种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

  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技术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技术就是研究与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便按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协调、组织和动员广大民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大大地解放生产力,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就经济活动领域而言,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人、财、物诸生产要素的最佳匹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最大价值。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实践中渗透和应用,不仅实现了经济管理功能,也派生出间接经济效益。可以说,管理也是生产力。

  有的论者认为社会科学不是生产力,而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范畴。有人指责“社会科学是生产力”观点系一种“生产力泛化”观点,是把生产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人文背景”当做生产力本身。

  还有些论者认为在社会科学中,一部分属于生产力,另一部分属于意识形态。有些论者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和生产力二重属性与功能。一方面,一体化的科学技术以统一于社会实践体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为来源或作为人类意识对整个社会存在的反映,决定了它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能解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并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技术手段,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另一方面,一体化的科学技术以统一于社会实践体系中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为来源,决定了它具有生产力属性;它可以通过渗透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和通过对生产管理的途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有生产力功能。科学一方面是“观念”形态,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实际”财富的性质,具有生产力属性。实践证明,同自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相似,社会科学技术也可以在自身形态完备即分化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社会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以及社会化大生产这两个条件下,进而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实施管理转化为生产力。

  当代社会科学上升为“第一生产力”,是由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近代社会生产力主要是“机器生产力”,对深刻系应用的要求还不强烈,因而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重要表现为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是相适应的。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统一整体,形成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通过技术环节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可能。而且,现代生产力已不再仅仅是机器生产力,而是物质劳动生产力,既包括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又包括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因而既需要自然科学技术,也需要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因而必然上升为“第一生产力”。

  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当做一个整体科学体系,对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

  三、如何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是仅作为“精神生产力”,还是可以发挥现实生产力的效用?如何全面衡量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积累知识、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如果把自然科学技术比做“硬件”,人文社会科学就好比“软件”,其“软件”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指令(社会指导),帮助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根据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运行机制提供程序系统等。自然科学技术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才能在现代社会发挥整体的强大功能。

  从总体上说,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等。

  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文化功能是指社会科学对提高人们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所具有的功效和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的认识、对于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作用上。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是人对人文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帮助人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有助于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风尚,也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民族的人文社会科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水平、发展潜力。哲学、教育学、文艺学、历史学、考古学、新闻传播学等对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起着直接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人是社会化的动物,通过教育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关怀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对人的培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常常不是受益于一时,而是作用于一生。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重要产物,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灵魂。

  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功能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功效,它通过对政治家、政党、政权、各种政治组织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作用和影响,为实现政治目标,制定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为总结历史经验提供政治借鉴,为指导政治活动、影响政治行为提供社会规范等。有的学科本身就以政治现象为主要的直接的研究对象,其政治功能具有明显的直接的性质,如政治学、法学等。有些学科虽然不直接研究政治现象,但由于它们所研究的社会现象都同政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也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显示其政治功能,如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

  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管理功能,指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系统管理的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发挥巨大的作用。现代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果没有社会科学的参与,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管理和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人文社会科学为管理提供综合性的理论基础,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管理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一方面,它涉及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必须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另一方面,它是在社会领域展开的,涉及人的心理和行为,更多的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经济学、管理学是经济、管理实践的总结,而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在社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管理包括公共行政管理、社会组织管理,还有对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践指导功能在不断增强。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类行为、社会事物和社会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其社会管理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决策咨询功能,在社会政策制定、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决策者提供综合性的知识基础和决策依据,帮助人们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现象,作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2)为决策提供特有的专门理论和方法论,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科学以现代决策活动为研究对象,也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但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科学的决策需要有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使决策民主化。(3)为各种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具体的方案和建议。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智囊团”、咨询机构,组织各学科专家协同努力,完成社会政策制定与决策过程。现代社会科学一个发展趋势是向应用化转变,把对社会的认识转化为改造社会的技术,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从政府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逐步分化了专门从事社会问题研究、提供政策制定与决策咨询的服务部门。现代咨询面向全社会,形成咨询业,发挥着巨大的能量。

  人文社会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具有明显成效,有的则是潜移默化的。

  人文社会科学发挥社会功能,需要将其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去试验、应用和推广。

  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评价?怎样转化?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往往以著作、论文、报告、咨询建议等形式体现,其最终目的是要被学术界和社会承认,并发挥思想传播、知识积累和方法运用等作用。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不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有精确的指标,而具有大尺度、多变量、长时段等特点。

  评价标准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主要标准是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从课题研究难度、研究周期、理论观点的创新程度、成果的作用以及经费投入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合理的恰当的评价,确定其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和意义,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发挥综合的社会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很强的活动,每一项学术成果的出现,都对人类知识体系有所贡献,使其内涵越来越丰富,总体效能越来越增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知识性的精神产品,具有与物质产品以及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同的特点。基础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价值,无法进入市场交换,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深远的,而不能立竿见影、速成速效。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认识内容、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述是否具备应有的规定性,其学术价值取决于所提供的相关性和相异性知识的多少,是否能提供经得起检验的真知。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它帮助社会进步的功能作用。作为人类精神产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含有抽象的劳动价值,有的则具有经济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价值。

  评价形式和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形式主要有:自我评价、专家评审、同行评议、读者评论、社会评价、历史鉴定。

  ——自我评价是作者本人对其研究成果的特点、价值的认识和判断。

  ——专家评审是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声望高、造诣和资历深的专家进行评价。

  ——同行评议是由同学科的同时代学者作出的全部或局部、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

  ——读者评论是由学习和研究者或感兴趣的读者作出的评价。

  ——社会评价是社会各界给予某项成果的反应(赞赏、认可或批评)。

  ——历史鉴定是经历漫长的时间检验所给予的评价。

  定性评价方法包括相关分析方法、相异分析方法、真值判定方法、双向比较方法、逻辑分析方法、语言分析方法等。一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综合这些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思想丰度度量方法、推论有效性度量方法、学术价值的度量方法、经济价值的度量方法等。

  但是在用定量化方法来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现象,无法用某些数据或指标来作简单测定。有时定性评价和模糊评价反而更为准确。

  成果转化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大体上有三种类型:(1)成果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部被接受和转化,如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向应用研究转化、相邻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以及不同学科间的扩散等,突出表现在填补某些学科领域的空白,使大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得以产生。(2)成果向人类主体自我意识的转化,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以及价值判断能力。(3)成果被直接应用和推广,主要是通过提供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建议、方案、方法,供各类决策参考。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是进行前两类的转化,形式主要是学术交流和传播,如发表、讨论等,发挥作用往往是基础性的、潜在的和长期性的。

  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是对基础理论的应用和开发,如果被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显示为直接和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提供认识某种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论,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方法,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除了要接受学术界的评议外,最终要接受实践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学术精品将留传于世,而“泡沫学术”终究会被不屑一顾或归于沉寂。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