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价> 资讯详情

以完善的图书评价体系促进学术创新发展

2015-04-22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 收藏

编者按

建立完善的图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术事业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创新发展。然而,目前学界关于学术评价体系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期刊评价方面,对于图书评价的关注却相对较少。为此,本期“学术评价”就图书评价体系相关问题展开专门讨论,以飨读者。

图书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与客体

程勇真

同行专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其作用应得到凸显,由专家、知名学者根据书籍的选题、题材、主题、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文化思想等要素对图书进行内容质量上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核心是只从图书的内容质量出发,而不掺杂其他任何因素,虽然费时费力,但却是一种较为精细、较为可信的评价。

建立图书评价体系,首先要探讨和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谁来评价,即图书评价的主体是谁;二是评价什么,即图书评价的客体是什么。构建有利于学术进步的图书评价体系,要把评价主体交给同行专家和读者,评价客体也不单单是图书本身,还应包括出版社、图书作者等多个方面。基于此,笔者仅以社科类图书的评价为例,谈几点看法。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科研管理部门的评价目标与学术共同体的评价目标保持一致,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尽可能让专业人员掌握研究和评价资源。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解决。

建立同行专家评价的长效机制。同行专家的评价是图书定性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图书评价体系中,同行专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其作用应得到凸显,由专家、知名学者根据书籍的选题、题材、主题、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文化思想等要素对图书进行内容质量上的评价。这种评价的核心是只从图书的内容质量出发,而不掺杂其他任何因素,虽然费时费力,但却是一种较为精细、较为可信的评价。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图书评价,尤其关系到评价对象直接或重大利益的评价都应采取此种方式,切不能因所谓工作量大而选择放弃。

这里有一个被大家热议的问题:如何解除“讲人情”对学术评价公正性的妨碍?实际上,相关的机制措施很多,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与核心是公开透明,揭去学术评价的“神秘面纱”。例如,评价的专家成员要公选产生,取消内定制;评价的内容和意见要公开公布,取消匿名制;专家的学术诚信记录要定期公示,取消终身制。

建立图书的读者评价机制。图书一经出版,其销售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书的受欢迎程度,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除了出版社、书店,网络也成为销售的主要途径。而网络上的售书,很容易供读者表达他们对书的感受,给予及时的评价,当然这里还需要各网络平台注意防止“书托”对购书者的误导。目前,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各地的学校,一般都有图书馆供读者借书,书的借阅量和时间长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书的受欢迎程度和价值。与此同时,有很多图书馆也有对馆藏书目的评价反馈机制,这也能反映读者对图书的真实评价。

规范图书的书评机制。在对作者进行学术信誉监管的同时,还要对评议图书的同行专家进行信任度考察。在当前学术界,某些所谓社会名流为追求出名和经济利益,使得“为图书代言”的书评行为也变得世俗化和功利化。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对读者产生误导,我们应建立健全书评制度,尽量让内行评内行,并对书评作者和刊发平台(报纸、杂志、网络等)进行监管,设立相应的诚信制度。

评价客体要全面

图书评价体系的客体就是评价对象,它构成了图书价值的评价域。探讨图书价值的评价域,是为了解决评价范围问题。一般来说,图书价值的评价域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图书出版社的评价。当前,很多出版社依附于高等院校、某个产业协会、报业集团等,虽然各有其出版物主攻方向和主打品牌,但在市场经济洪流中,这些出版社有很多都选择了综合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社科类图书,很多出版社都有涉足。有些高校、学术团体、科研管理部门选择将从业人员编著作品的出版社作为评价该书质量的一个主要标准,并在职称晋升、博士硕士点考核、课题结题、人员评奖等方面进行不同的积分。“以出版社的名气评估书的质量”,甚至“以字数评价书籍分量”,而对书的具体内容关注不够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挤压了纯学术地位一般的出版社发展,我们应在一定质量保证范围内,对出版社进行分类分层次评价,让每个出版社在不同层次和范围内发挥作用。理想的情况下,应引导图书出版行业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其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出版社在出版新书前“必须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完善严格的评审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制”,保持出版社的学术水准、权威地位。

二是对图书作者的评价。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现在有些出版社不再将书稿质量作为出版的主要门槛,而是采用自费出版、合作出版等多种形式出版图书,这种情况有时会造成审稿人不够认真负责,使得一部分书籍质量难以保证。有学者指出,人文社会科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可避免地浸透着过多的学术功利性,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行政化倾向和非规范性使社会科学成果和学科管理面临困境。加强对社科工作者的监管与教育,对保证社科图书的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改变评价机制,避免“数量越多,奖金越多,成果越大”的倾向,引导研究者对图书精细打磨、追求卓越。“对学有所成的学者、教师改革评价方式,不再简单要求成果数量,而是为他们营造宽松环境,以供其‘十年磨剑’。”

三是对图书质量的评价。当前,人们在对待图书质量评价时存在几种误区:一种是盲目崇拜,那些稀有名词较多、晦涩难懂的书籍,常常给人一种“高大上”的印象;第二种是轻普及,对大众化的读物重视不够;第三种是唯销量是从,单纯地认为畅销的图书就是好书。以上三种心理,实际上是缺乏独立判断的表现。笔者认为,对于图书质量的评价,其评价体系中应体现五个价值目标,即面对真切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行动;旨在改善人的行为;主动为实践服务;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的图书评价体系既要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建构,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是对图书效用的评价。关于图书效用的评价,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评价图书在本专业领域内的价值。除了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还可以根据图书的被检索、被引量、被摘率来判断其效用。当然,在进行引文评价时,应了解各学科的引文特点,比如,引用率高低与图书研究的问题是否为热点有很大关系。对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图书而言,有的引用率较高,可能与它所探讨问题的应用价值有关;有的引用率较低,但也不一定意味着其学术价值较低,例如关于小语种研究的图书往往会有这种情况。二是评价图书的社会价值。对于图书的社会价值,既要强调用一段时间、有限的实践、已有的历史事实来评价,更要注重长时间、更多实践和事实的评价。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社会价值通常表现在作为政府机构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的依据,以及这些政策、措施实施后的效果方面。

构建图书评价体系,既要改革僵硬的管理体制和粗线条、不精细的管理方式,还要实现对学术及知识尊重的具体化,按照学术逻辑和评价特点来制定评价规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但无论如何,只要明确了图书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与客体,并围绕其研究确定相关的指标和权重,构建一个有利于学术进步、较为科学的图书评价体系应该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学术著作同样需要健全的评价机制

丛晓峰

学术著作是最能记录、传播思想,特别是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载体。过去,我们拿到一本学术著作,会肃然起敬,有一种神圣感。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学术著作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是学术著作出版的泛滥,有很多所谓学术著作粗制滥造,缺乏创新性,有些作品纯粹是为了应付评职称、考核,或者为了完成课题任务拼凑而成,这样就降低了学术著作的价值和意义;二是不少高质量、高水准的学术著作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没有获得相应的认可度,甚至是湮没进去,不像课题、获奖论文,甚至是专利那样,在评价体系中享有更高的权重。

究其原因,从宏观上看,主要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整个学术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从微观上看,对学术著作水平自身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学术界在“管理科学化”的口号下,制定出了大同小异的量化方案,如发表学术论文、承担课题、出版著作的情况,从层次到数量,这样的量化规定,应该说是在现行体制下出于无奈、用心良苦的一种产物,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确实存在诸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其实,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最需要解决的还是从微观层面入手,首先构建起对学术著作自身的评价机制。如建立权威的学术著作评价组织,通过该机构组织知名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学科划分出不同的学科组,评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著作,对学术著作的水平进行分级;不同的高校、科研院所也要建立起对学术著作水平分级机制;逐步建立起社会力量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使学术著作自身的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完善,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对学术著作的关注和重视,提升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在整体的科研评价体系中,提高学术著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使学术著作与课题、获奖论文获同等对待。

学术著作与学术论文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学术容量大,学者有更多的篇幅和空间表达、传递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甚至将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有些学术单位和机构,当前的学术著作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呢?这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如科研成果评奖时,评审的时间大都比较短,学术著作一般都是大部头、字数非常多,而评委却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完完整整地阅读完一本学术著作,最后只能粗略地看看著作的主要框架和观点。甚至有一种倾向,就是简单地根据出版社的影响和名气来评判学术著作水平的高下,这样就丧失了学术评价本身的意义,也降低了人们对学术著作影响力的期望。而且,当前的学术界也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阅读的快餐化、碎片化,使得人们难以潜心读书、思考,更不要说是耐得住寂寞去研读学术著作了。

相对于书的评价,论文的评价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国学术期刊有比较严格的分类,形成了期刊分级、分类的评价制度,虽然这些办法也有很多不足,但从总体上看,促进了论文的分流、分类,对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学术论文与学术著作相比,篇幅比较短,对学术水平的高低较为容易判断,因此学术界也愿意用学术论文的水平来评判学术水平的高下。

总之,构建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术水平、学术价值的重要保证,对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术著作的评价,我们要从其选题依据、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方面,根据影响学术著作可信度及其影响力的因素和指标,综合制定出学术著作的科学评价体系,从而为我国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构建网络时代的社科图书评价体系

高科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图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且还有旧问题尚待解决。

读者评价体系不完善。在现行的网络图书评价体系中,社会上广为接受的是“网站打分+读者评论”的方式,这些网站可能是专业的销售网站,比如亚马逊、当当网,也可能是专门的评价网站,比如豆瓣。采用网络方式进行评价的好处是读者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对书籍发行、设计以及内容的评判,经过网络阅读人群的大浪淘沙,最终留下读者所认可的书籍。然而,在实施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书评体系表现得并不十分完善,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书本身是商品,但更是文化产品。读者由于自身的科学素养、专业眼光、知识结构等方面与专业人员存在差异,导致很多图书“叫好”的未必“叫座”,“叫座”的未必“叫好”。其次,由于人人都可以打分数、写书评,再加上社会现实中的功利性因素,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有偿书评”不断出现,甚至衍生出专门的“书托”,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损害了读者的利益,干扰了读者的判断。豆瓣上“反书托小组”和网络上“最后悔的书”讨论能够得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就是其明证。从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来看,行业内部在读者评价体系中“动手脚”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表现。或许出版商能够在短时间内攫取足够的利益,然而,当这些成为行业内部“潜规则”的时候,没有采取这种不良竞争手段的出版商自然要“吃亏”,这就影响了整个出版行业的生态环境。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出版商的此种行为会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读者评价体系乃至整个出版行业本身最终都会受到损害。

专业书评曝光度不够。在现实中,互联网上专业的书评行业并不被人看好,前景也不太乐观,以至于专业书评人越来越少,各大报刊的书评板块也成为最先被撤下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人在做着努力。例如,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图书评价”板块、光明日报社评论部和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主办的“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新华网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联合主办的“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等。新浪、凤凰等门户网站也有专门的读书板块。在专业性上这些媒体都足够权威,但无论是《光明日报》还是新华网,某种程度上它们依赖的还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今天的新媒体、自媒体相比,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都有着先天的劣势。而且相对于互联网上读者评价体系的集中,传统的纸质书评显得更加的零散、混乱。不过,在互联网上搜索特定的图书书评时,也不能很快得到想要的信息,这同样对读者会产生很大困扰。

出版评价与学术评价混淆。在专业领域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学术评价与出版评价不分。在学术期刊和专著的出版过程中,出版方获得了过大的话语权,导致出现“以社论书”的情况,在评价学术专著水准时,单纯根据出版社的知名度来粗略评判专著的学术质量。表面上看,“以社论书”有其合理成分,而且能够减少评议过程中的成本,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实际上反映了评价人员、机构、制度的不作为,这种情况与我国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出现的盲目夸大“核心期刊”的问题类似。所不同的是,对社科论文评价体系的评价、反思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而社科图书评价体系的思考,却仅仅是刚刚起步。

如何构建网络时代的社科图书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在评价主体方面,需要完善同行评议制度。虽然读者评价制度和专业的书评人制度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但最权威的也是最应该发声的,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同仁。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的书评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专业人士根据自身的素养,更能分辨出一本书的亮点和不足,帮助读者更好地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视野和眼界,也为非专业人士阅读和理解图书提供技术指导。而对于作者本身,完善同行评议体系也能帮助其作品得到应有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其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在传播方式上应该鼓励书评人和专业人士利用自媒体的力量。正如前面所说,网络时代的自媒体在传播速度和广度上具有传统媒体无可匹敌的优势。分层次建立属于读者、专业书评人和专业从业者的书评网站、微信公众号甚至播客(自媒体电台),并在此基础上将图书加以汇总,统一推广,在广大读者群的海选中,精品自然会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是,书评写得好或不好,评价的都是“书”。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阅读时间在逐渐碎片化,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那么,出版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传统的纸质书籍能否适应以及如何适应电子时代了。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