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青年学者专题 > 资讯详情

焦洪涛:回顾一次难忘的退稿经历

2015-05-0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收藏

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涛的办公室,记者发现其中一面墙的橱柜里都是茶。茶的品种很齐全,约有百余种。这些茶与他的“湖北省‘茶生态·茶产业·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可行性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焦洪涛来说,他的研究兴趣一方面集中于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研究;另一方面则聚焦于文化艺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焦洪涛认为,这种前沿和传统的跨度研究,有益于增强历史纵深感。

学生时代打下坚实学术基础

早在本科期间,焦洪涛就开始尝试写学术论文。1993年,本科二年级的焦洪涛写了第一篇论文,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知天高地厚地投到了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这篇本科生独立署名的文章居然发表了。读书期间,焦洪涛约有10余篇论文被相关刊物采用,还有几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但是,硕士期间的一次退稿经历,让“似乎写什么都能中”的焦洪涛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文章只有6000字,专家的意见就有3000多字,匿名审稿人用多种颜色的笔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他们在内容、逻辑、用词、文献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建议。”焦洪涛说,“我突然发现自己太狂躁了,某种程度上还不知道标准的学术研究该怎么做。”他至今都非常感激匿名审稿人。经历这次投稿失败之后,焦洪涛开始从宏观到微观再返回宏观,扎扎实实进行研究。他认为,这样几进几出,才可能形成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

2000年,焦洪涛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他随硕士导师参加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第18专题“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那一年封闭式的研究经历,让焦洪涛受益匪浅。他回忆说,无论是学术判断力还是学术包容性,都深受业内顶尖学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启发。

社科研究也能创造经济效益

焦洪涛进行的一些研究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例如,关于蔡甸莲藕的国家地理标志研究就来源于武汉人餐桌上的一碗排骨藕汤。

武汉人爱喝排骨藕汤,而公认最好的藕产于汉阳蔡甸。南橘北枳,有的作物换个环境,品质会大大下降。由此,焦洪涛联想到知识产权法中的地理标志产品,即在特定的土壤、气候与栽培工艺下,产出的具有特殊品质、知名度的农产品。他开始琢磨是否可以把蔡甸莲藕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于是,他率领30多个学生,先后多次到蔡甸调研。

地理标志产品的论证过程非常复杂。为了全面论证,焦洪涛带领的课题组由多个学科的学者组成,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蔡甸莲藕成功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藕的知名度提高了,藕农每年的经济效益约增加5%。蔡甸每年产藕几百万吨,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这件事让焦洪涛非常高兴,“文科生也可以直接创造财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焦洪涛自豪地说。

类似的源于生活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学术实践还有对黄梅挑花的保护。2007年暑假,焦洪涛带领9名本科生在湖北黄梅对黄梅挑花进行调研。其间,他们为当地政府起草了黄梅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规章,并从制度设计、商标注册、产品推广等方面,对黄梅挑花的发展提出建议。

焦洪涛介绍说,由于黄梅挑花的仿冒品太多,一度真假难定、价格很低,很多传承人都不愿意做了。在焦洪涛的努力下,从知识产权上保护了黄梅挑花的原真性。这样,黄梅挑花国家级传承人创作的一块方巾,从当年的七八百元,上涨到现在的四五万元,极大地保护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憧憬构建非遗知识产权地图

目前,焦洪涛最想做的是构建全国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知识产权地图。

我国有10大门类、87万项非物质文化资源,涉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武术、体育运动、曲艺、戏曲、民俗和祭祀等诸多领域。其中,列入国家级名录的有2300多项,列入世界级名录的约40件。焦洪涛计划从世界级开始,再向国家级、省市级逐步扩展研究;在10大门类中,每个门类挑选一两项,把它们的知识产权地标识出来,再通过仿真处理和结构模型动态化、可视化地呈现出来。

“如果成功完成,不仅有很高的法理价值,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焦洪涛憧憬地说,地图构建完成后,就可以建立相关防御机制,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这项研究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宗教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扎实功底,以及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话语转化能力。目前,焦洪涛一方面在努力补课,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开始从个案研究起步,逐渐布局。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