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青年学者专题 > 资讯详情

“怀旧文化研究达人”赵静蓉

2015-05-0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李永杰收藏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静蓉因研究怀旧文化引起学界关注。她痴迷于文艺理论研究,36岁即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学术启蒙源于“踮起的脚尖”

赵静蓉爱上文艺学研究的契机充满了诗意。读本科时,一位老教授在文艺概论的课堂上选读了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当时老教授踮起脚尖,高高地举起手,向学生描绘下雨天矮丈夫用力为自己的高妻子撑伞的情景。这一场景的强大想象力击中了赵静蓉,虽然当时只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但她还是很激动地写了题为《无形的空间和有形的空间》的长文,并从此爱上了文艺学。

做好研究应具备哪些条件呢?赵静蓉对记者说,做学问首先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在任何学科和专业的研究中,创新是最重要、最为可贵的,而独立思考就是创新的前提”。此外,她还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必须学会交流。学术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赵静蓉非常认同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她说,“只有加强与其他学者的交流沟通,信息共享,才有可能从中碰撞出有益的思想火花。”

发现“怀旧文化反映社会变化”

“怀旧研究达人”已经成为赵静蓉的标签,很多年轻人对她的研究成果反响热烈。赵静蓉说,拿“怀旧思想史”做文章,就是想改变人们一贯认为怀旧只是一种不言而喻的现象的看法。在她看来,怀旧和整个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问题,不单单是一种感性体验或个体情绪。

赵静蓉的怀旧研究从一篇解读老照片的文章开始。之后,她发现怀旧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事件或文化现象,在和导师讨论沟通后,她最终确定了以“论现代性视域下的怀旧”为题来撰写博士论文,并于2005年和2009年分别出版怀旧研究著作《抵达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现象研究》和《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

怀旧文化实际上也是现代文化结构的一种具体反映,是人们对待历史、传统、过去、异乡、地理变革、时间等诸多问题的一种认识。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城市发展引发“乡愁”。“乡愁”也是一种基于时空转变及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发生的情感体会,它背后关系到传统家庭格局的变迁、新移民的文化建构、地缘政治与社会交际、交叉型社会群体的构成、生态环境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互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应当得到严肃对待。赵静蓉表示,关注“乡愁”,其实质就是关注一种社会变化,以及这一社会变化所影响到的一类人或多类人,通过关注人的生存来关注社会和文化的结构及其有效性。

致力于构建本土化文艺理论

进入21世纪以来,进一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文艺理论成为我国文艺学者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大量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如何理顺西方理论与本土理论的关系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9年,赵静蓉前往哈佛大学访问,学习西方文艺理论。由于研修计划涉及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还旁听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课程。“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我启发非常大,而我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趣也是在去了哈佛之后才产生的。”

赵静蓉认为,“我们可能对国外的前沿理论知识非常了解,但对那些促成理论产生的生态环境缺乏深入了解”。用西方理论理解本土问题,形成错位不可避免。在她看来,这些间隙,仅仅凭借梳理一种理论的渊源无法修复。构建本土化的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不在于对西方文论的理论分析、借鉴和理解,而在于挖掘本土经验。“就我个人而言,最欠缺的是对中国本土经验的积累,缺乏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深入了解。而这正是创建民族理论最重要的东西,我愿意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一问题。”她表示,有很多中青年学者已经或正在为之努力,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