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2015青年学者专题 > 资讯详情

走学术小径、钟情于“宋调”研究的马东瑶

2015-05-0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孙妙凝收藏

初见马东瑶,是在“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新视野”研讨会上,她主持了“文学史与政治史关系”的专场讨论。再次拜访马东瑶,已是数月以后,生活中的她率性、爽朗。这位年轻学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同时担任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钟情于“宋调”研究。

“宋调”的知音

缪钺《诗词散论》曾有言:“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唐音”和“宋调”,是中国诗歌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

20世纪90年代初,宋代文学的研究以词为主流,对宋诗的关注并不甚多。研究宋代诗歌的学者又多把焦点投向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元祐时期。马东瑶则将研究方向选定为以梅尧臣、欧阳修为代表的庆历诗坛,走了一条少人问津的小径。

“我对庆历诗坛的关注,从梅尧臣开始,而后是欧阳修。”马东瑶说。之后她逐步涉猎到元祐诗坛以及南渡和中兴诗坛,从小的断代诗歌研究不断深入,从而对宋代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马东瑶看来,宋诗绝不仅是审美意义上的文学文本。与宋词相比,宋诗中蕴含着更为丰富的精神宝藏,从中可窥见辽阔的文化世界。她告诉记者,相比于为大多数人所喜爱的唐诗,宋诗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范型。“宋诗像黑巧克力和橄榄,需要慢慢揣摩,体会其中的深厚文化底蕴。”马东瑶说。

读博期间,马东瑶的论文《论北宋庆历诗风的形成》发表在《文学遗产》上,丰富了学界对宋代诗歌的认识。她的博士论文《苏门六君子研究》把“苏门六君子”置于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中,从解读这一称谓的道德评价因素入手,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复杂的历史文化信息,颇具新意。

从跨学科角度丰富文学研究

在写作博士论文《苏门六君子研究》时,马东瑶开始尝试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和从文化视角来探讨文人活动以及他们的创作。马东瑶告诉记者,她希望能打通文史,从跨学科的角度丰富文学研究。

2002年,马东瑶博士毕业,进入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深造,师从宋史研究专家邓小南先生,这段经历给她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在邓老师指引下,我接触了宋史方面的不少原典和论著。一些海外学者的作品,如《斯文》、《朱熹的历史世界》等,令我受益良多。现在我会时常关注宋史研究,特别是海外汉学的新动态。”马东瑶说。

近年来,邓小南倡导走向“活”的制度史,即一种从现实出发,注重发展变迁、注重相互关系的研究范式,这对马东瑶的影响很大。她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在探讨诗歌的发展、演变时,即特别强调从时空交汇的“点”找到重要的诗人、诗人群,以此描绘出生动、丰满的诗坛景观,她认为,这或许是未来文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向。

“文学作品不是死水一潭。单从文学作品本身来探讨文学,不但容易造成误读,且很难深入。文人所处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文人的创作活动、过程都是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构建一个生动、立体的‘活’的文学史。”马东瑶说。她正在进行的文人庭园研究,正是对“活”的文学史的尝试。

由于宋代文化的丰富性,宋代士人的心灵也显得丰富和复杂。“文化如何在文人作品中融汇,从而凸显出独特的个性,构建起独特的心灵史、精神史,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马东瑶告诉记者。

下一步着力开垦宋文研究

在各类文学研究年会上,马东瑶总是一律将与会者称为先生。马东瑶笑着向记者解释,这是她潜意识里淡化性别意识的一种体现,因为总有人认为女性学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女性对文学有独特的感受力。在马东瑶看来,宋代词人李清照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她的词作优秀并不仅仅因为是女性作品。就李清照本人而言,她的气质和涵养受到了当时士大夫文化的熏陶,既是‘闺中秀’,又有‘林下风’。如果她的词作只有女性的纤弱,也不会那么秀异独出。”如今,马东瑶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作为一名女性,在学术工作之外,她还要承担为人妻、为人母的职责。身兼多重角色的她,对自己、对未来仍然有着清晰的规划。

“我想,目前宋诗的研究还有很多增长点。此外,宋文的研究也大有可为。宋文文体成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学界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近年来,文献的准备已经十分充分,这将是一片有待开垦的辽阔天地。”马东瑶说。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