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详情

庞卓恒:一生苦求是规律

2015-07-2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张春海收藏

他年轻时“结识”规律,钻研数十年而无怨无悔;他崇敬马克思,80岁仍“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德文原著。他就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庞卓恒。他思维敏捷,中外名著中的词句信手拈来,“希格斯粒子”等也会不时蹦出来,思维活跃程度犹如年轻人,年轻人和他很容易成为朋友。

疑“命运” 咬定规律不放松

“我这一辈子都在和规律打交道。因为没有规律,也就没有科学。”规律,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其丰富内涵令庞卓恒从未停止探究、体察。他被称为“矢志不渝的历史规律求索者”,虽已年届八旬,但每天仍坚持工作至少六七个小时,为规律苦苦求索。

如此执着地“追逐”规律,与他贫寒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关。因为交不起美式童子军的制装费,他被迫承受那些富家子弟鄙夷的目光。泥泞的上学路上、挑粪到集市的途中,那些穷苦农民和他们的孩子,却总是向他伸出援助的手。现实使他对“命运”深信不疑:恨它不公,又无力与它抗争。

“命运”,这个困扰他多年的疑惑,直到他参加革命工作后在干部理论学校的一所分校任辅导员时才得到解答。当时万里是总校的校长,正是在万里的课上,他第一次听到马克思主义和“规律”这些新词语。他恍然大悟:原来令自己苦思不解的那个“命运”,其实应该是规律。带着探讨历史规律究竟是什么的目标,195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从此一辈子和规律打交道。

20世纪80—90年代,一些人觉得中国和世界的一系列巨变与一些书中讲的规律并不吻合。有人甚至宣称,以前相信那些规律是“受骗了”。

对此,庞卓恒下定决心对“什么是规律”的问题做一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索。他坚信马克思的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于是,从《提纲》到《资本论》,他重温了全部经典著作。爱因斯坦同玻尔关于因果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论战、波普尔和亨普尔有关规律的论说,他亦做了一番思索。20世纪80年代至今,他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多部论著,涉及历史学、哲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心主题都是:什么是规律?怎样重新认识规律?

求“彻底” 攻读马克思德文原著

时至今日,庞卓恒仍认为,他对规律的理解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要求的那种“彻底”的程度,他仍要疾步向前,不断求索。他最近的一次“猛冲”,是对《提纲》德文本的解读。

《提纲》的中译本,他反复读过几十遍,但仍觉得某些地方读不懂。几年前,他找到《提纲》的英文本,感到增进了一些理解,但仍觉得未能完全解决心中的疑问。两年前,他又找到了德文本,由于仅在大学时自学过一点德文,为此,他从国家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找来多种德汉、德英和英德辞典,反复对照求解。单是“Sinnlichkeit”一词就令他费尽心力。如果按已有的中文版译为“感性”,庞卓恒认为难以读通。他反复推敲,不但对照辞书,还反复对照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本人对该词的各处用法,前后更改不下30余次,才认定译为“感知”更妥当。

现在,庞卓恒感到终于把《提纲》读通了,而且感到自己只有在读通《提纲》之后,才比较彻底地理解了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层含义。

他告诉记者,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说启发我们联想到当前正在发生的以机器人、3D打印技术为龙头的新技术产业革命,它意味着当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正在向马克思所指出的方向发展——“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

不过,庞卓恒一再表示:“我自己的理解至多只是一家之言。是否正确,还有待大家的批评和讨论。”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