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价> 资讯详情

"金字招牌"蓄力打造学术评价"标尺"

2015-07-30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作者: 李淼;储宝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简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学术内涵,被誉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文献搜集、挖掘、出版、评价的“金字招牌”。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精选千家报刊,特色鲜明,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内含“学术评价”的基因。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依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简称“人大学术评价中心”)以来,围绕产品研发及功能建设,不断完善学术评价标准体系,提升学术评价功能价值,逐步形成了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机制,在众多学术评价机构中能够迅速异军突起。

“复印报刊资料”学术评价机制的特色和创新性何在?同行评议的方法对于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评价有何积极意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近日走进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进行了采访。

一种方法同行评议,独树一帜

人大学术评价中心目前有3个核心产品:“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期刊和年度十大学术热点评选发布。与业内普遍采取引文计量分析方法有所不同,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在评价方法上以同行评议为主。

引文计量评价方法有其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学术界的使用较为广泛和深入,但它对科研成果特别是对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成果的评价还有些“水土不服”。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人大学术评价中心主任武宝瑞告诉记者,引文数量的统计与分析不能替代学术评价,引文数量多不能与质量好直接画等号。

具体来说,引用者引用学术文章内容的目的和立场难以判断,或许是赞成或许是反对,反对者的引用实际要表达的是指明被引内容的低劣性,是负面评价。即便是因赞成而引用,赞成的角度与程度也是有层次、有差异的。理想的学术评价要能够辨析出引文的被引目的,然后才可以谈学术评价,但对“引文动机”的分析是十分棘手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不易实现。同时,引文计量分析反映的是一段实践周期内文献被引用次数,它的统计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就使评价效率大打折扣。

“被引率作为量化的数据统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以之作为评价人文社科学术成果的主导标准,存在较大偏差。”武宝瑞说。

相比而言,同行评议偏重于定性的评价,由某一或若干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对涉及相同领域的知识产品进行评价,灵活客观,也更符合人文社科学术评价的特点。

人大学术评价中心主任助理、副编审杨红艳告诉记者,“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至今已推出10余年,评价的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含有160余种排名表构成的完整发布体系。在评价期刊和科研机构时,除了转载量和转载率两类单指标排名以外,所评的每篇论文都有同行专家的评分,形成了综合指数的排名。

一种分类细化到文,彰显价值

细化、深入到论文这一学术成果的基础单元,是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区别于其他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另一大特色。

进行学术评价时,学科分类问题是一个难点,特别是综合类期刊,到底应该归于哪一类?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将评价视角定位于“文”而非“刊”,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以“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期刊为例,它是按照被转载论文的学科来划分的,这样就能做到分门别类地展示综合性学术刊物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

杨红艳举例说,一本包含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跨学科综合性刊物,其论文在法学被转载30篇,在政治学被转载10篇,在经济学被转载20篇,那么,该刊物在这3个领域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期刊会将其全部展现出来,这种分类体系在学术评价领域富有特色。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副主任钱蓉介绍说,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在专业人才团队方面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目前共有100人的专业编辑团队和近200人的学科学术顾问,覆盖学科齐全,学科分类细致、科学。“每一个二级学科,我们都有相应的期刊和编辑与之对应、匹配,与高水平的学术专家顾问团队协同工作,确保选文、评文的质量。”

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论文质量的评价包括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发表载体和课题立项6个方面的细化指标,针对不同学科,各项指标在评价中所占的权重不同。由于分类细致、方法科学,这套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实践中得到了专家、学者、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一个目标完善体系,更加权威

科学评价的复杂程度较高,学术评价难以实现面面俱到。如何通过完善评价体系、规范程序等,规避同行评议存在的主观性强、覆盖面小、时效性弱的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术评价的通用标准,还面临着挑战。

钱蓉和杨红艳都谈道,人大学术评价中心在实践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复印报刊资料”样本数据比较精,但目前的覆盖面还比较小;同行评议的专家队伍相对稳定,但与学术评价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

结合上述问题,人大学术评价中心确定了接下来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力:一是扩大产品体系,从期刊评价进一步拓展到机构评价、作者评价、论文评价,包括基础教育等特殊学科的评价等,覆盖更多的人文社科成果;二是通过数字化评价平台的搭建,让更多学者、专家参与进来,真正做到由权威的学术公共体进行学术成果评价;三是借助数字化技术,把评价所使用的数据的覆盖面从以“复印报刊资料”为主扩展到全文数据,同时参照其他机构的评价数据进行平行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人大学术评价中心今年专门成立了亚太研究部,针对目前国内学术评价更多借鉴欧美的问题,加强对亚洲地区学术评价的研究。亚太研究部已经围绕中韩学术评价、期刊评价比较研究等展开工作。

此外,中心还通过与业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对各自产品及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