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价> 资讯详情

院士谈学术评价:同行评议成败在于细节

2015-08-07来源:文汇报作者: 周忠和收藏

学术评价体系不是一件小事情,因为它是指挥棒,直接影响学术生态的优劣。近年来,国内有关改革学术和人才评价机制的呼声一直比较强烈。基于SCI 量化评价的困扰和去行政化的考虑,许多人呼吁更多地重视同行评议制度。

学术界的同行评议一词源自英文“peerreview”,最初是用于对期刊投稿的评价意见,现在还包括了对项目、学术成果、学者以及机构的评价等。同行评议作为学术评价的主流方式,应当说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科学评价方法,然而如何让同行评议做得更好,也绝非易事。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同行评价制度执行的好坏也不例外。

说到同行,我们常常容易忽视区分小同行和大同行。同行应当是同一专业(或领域)的专家。小同行,顾名思义,是指专业比较接近的专家;大同行当然是指专业相对比较远的同行。小同行对评议对象自然最为熟悉,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且现实生活中,大同行的评议,尤其针对不同学科、交叉科学的评议,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合理取舍小同行和大同行的评价意见呢?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之所以在学术界有比较好的口碑,我认为与它多年来一直坚持比较科学的同行评议的做法有关。譬如,面上基金评审以小同行评议为主。而“杰出青年基金”的评审则分两步:第一步是函评,通常要寄给6 个小同行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优秀者方可进入下一步的程序;第二步是会评,就是相对的大同行(同一学部的专家)评议。尽管这样的评审也不是十全十美,但还是比较好地将小同行、大同行的评议结果结合起来。

同行评议中,如果对大小同行不加区别,甚至把一些完全称不上是“同行”的学者也加入了评审专家的行列,结果就很容易走样。如此“走过场”的评审在国内并不少见。有些成果、项目或产品的评审会、鉴定会往往轰轰烈烈,专家阵容堪称“豪华”,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却令内行人大跌眼镜。这样的“同行评审”充其量只能算是“挂羊头,卖狗肉”,玷污了同行评议的能力。

因此,同行评议制度能否执行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选择了真正的同行,被选择的评审专家是否真的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公正性,评审的组织者能否有效地坚持和保障保密和回避的原则等等。

诚然,信息化发展带来的量化评价,尽管饱受诟病,但显然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产物。它虽然更多地被用于对机构和刊物等的评价上,然而同行评议的过程中也很难完全避开这一“幽灵”。这就需要评审专家更多的智慧和独立专业的判断。如果过多地被量化的指标(如SCI 论文数量、论文影响因子)所左右,而忽略了真正的学术评判,这样同行评议的结果自然也同样背离了同行评议的本质。

当今科学发展和学科细化越来越快,找到足够多的高水平、真正懂行的专家,满足现实的需要有时候并不容易。此外,大同行评价过程中,专家知识面的宽窄以及对被评审人材料的熟悉程度也会影响评价的公正性。近年来不少单位开始尝试引进国际同行的评价,多少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同行评议制度本身不是万能的秘方,能否做好,关键还在细节。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