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详情

古典诗歌:从矢口成韵到格式严苛

2015-09-2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孙景超收藏

爱好诗词的人,常为我国古典诗词优美、动听所倾倒,但对其中的韵律知识却了解很少,对格律带有神秘感;想创作格律诗词的人,往往感到平仄很麻烦,高深莫测,不敢问津;对格律的认知和具体运用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更强化了对格律的神秘观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格律诗词这个我国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但格律究竟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

先秦古体诗不讲求格律

人们通常把诗叫做诗歌,认为诗和歌是一体的。但从根本上说,诗和歌不是“联姻”关系,而是继承关系。歌是诗之祖,诗源于歌。人类在劳动和日常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最初的语言是简单的声音。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各种声音表达出来,这就是歌之源。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多变的,相应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声音中逐渐出现了高低、大小、长短、徐疾等,自身的声音表达不清楚,就借助模仿风雨、流水、空谷回响、虫鸣、鸟叫、兽吼等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来表达,由此发明了“乐”和各种乐器。

“律”这个词出现较早,开始时和乐、乐器有关,指声律。我们的先人有极高的智慧,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关于声律知识的详细记载。《孟子·离娄上》中,已有“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律管十二”的详细记述。十二律,指十二个音阶。六律是把其中的奇数抽出,合在一起称阳律;偶数的六律合在一起称阴律,又称六吕,总称“律吕”。“五音”指发音位置和调音方法,即:喉音(宫)、齿音(商)、牙音(角)、舌音(徵)、唇音(羽)。“格”用在论诗词风格、品格时,指诗的内容;一般讲“格”多指诗歌体式、句式、结构等方面。“格律”放在一起来讲,是经过很长时间,后世概括出来的。从远古到先秦,从未见到诗歌创作有什么格和律的规定,包括《诗经》中的用“韵”,人们的创作都是出于天性、悟性、感觉、自然。清代音韵学家江永在《古韵标准·例言》中说:“俚谚童谣,矢口成韵,古岂有韵书哉?韵即其时之方音,是以妇孺犹能知之协之也。”可见《诗经》中的“诗”,是不受任何条条框框束缚的自由奔放的诗。

在创作实践中形成格律

人类有了文字以后,诗歌和各种文体如雨后春笋、百花争艳。继《诗经》问世之后出现了楚辞、乐府、五七言古风等,后统称“古体诗”,创作都是很自由的。语句上,突破《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以后,五言、七言和杂言句式相继出现,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在诗歌吟唱中,人们慢慢体会到两个紧连的双音词之间,在声调上应有所变化、区别、音节错落,才悦耳动听。即后来总结的,声音要分清浊、长短、低昂;双音词应不断切换,一宫一商,“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吟诵时要体现抑扬顿挫。

在诗歌史上,五言诗的流行比七言要早,可考的是在东汉以后,文人已开始涉足五言诗创作。班固的五言诗《咏史》率先问世,一些著名诗人纷纷跟进,相继出现大批五言佳作。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包括建安七子的作品也都以五言为主,著名代表是曹植,他现存的80多首诗,绝大部分是五言。以他的《美女篇》为例,讲究韵律美、辞藻美、对称美,以及注意运用汉赋中对偶的表现方法增强艺术效果。

七言诗成型于魏晋南北朝,其中两汉流传的民歌民谣起了奠基作用。而文人的七言诗当首推曹丕的两首《燕歌行》。但很长一段时期内,七言诗不被文人重视,写的仍不多。鲍照在创作大量七言乐府诗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些完整的、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七言诗,他创造性地把“柏梁体”逐句押韵改为隔句押韵,而且可自由换韵,在内容、体式上都开拓了广泛发展空间,人尊鲍照为七言诗“开山之祖”。但这时格式上仍没有统一要求。

自古以来,诗歌创作都讲究音韵和谐,声调运用出于自然,属于感性认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到六朝时已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在创作中较自觉地大胆尝试调节音韵,从而出现许多各式各样带“格律”雏形的名篇佳作。如辛延年的《羽林郎》相当多的句子都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一类句式。后期的宫体诗中格律化倾向日益明显,但用沈约的话说,这些“多为自然天成,虽与音律暗合,实不知其所以然”。从魏晋开始已重视的声韵研究,这时许多诗人在丰富的创作实践基础上有了划时代的新发展、新成果。沈约的《四声谱》和陆法言的《切韵》相继问世,为格律诗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根本条件。

格律诗的成熟和唐诗的辉煌

多数人认为,隋末唐初王绩的《野望》是至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五言格律诗,而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为五言律诗打下基础并为其推广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唐初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都堪称当时“样板性”的五言律诗,后世公认“四杰”为此种诗体的奠基人。当时没有“五言律诗”这个名目,在很长一段时间,一般叫“×言×韵诗”。为了与以往没有严格格律的自由体、半自由体诗的“古体诗”相区别,后来就启用了“近体诗”的名目。

七言律诗出现晚些,初唐沈佺期写了一首《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本意似是想写乐府诗的,但在和声上融入了当时兴起的声律,实际成了七言律诗,以时间而论,沈诗应算唐人七律第一。过了约半个世纪后,崔颢写了一首七言诗《黄鹤楼》,受到李白为代表的诗界称赞,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应理解这是就质量高低而言。李白也写了一首《登京陵凤凰台》,都堪称佳作,但后世有些人对此评论不一,说沈诗是乐府、李诗失粘、崔诗不合律更多,都不是标准的七律。其实,他们不是不懂声律,而是都很重视声律,但创作精神产品更讲求的是自然、天性,而不是条条框框。目前,学界大都认为七言律诗在南朝后期已显雏形,起步于初唐,成熟并日趋繁荣在盛唐、中唐时期。

唐代诗坛十分活跃、耀眼的是五七言绝句,加上排律也称近体诗。绝句只有四句,是相对自由的体式,约起于南朝,一开始很自由,没有一定的规格,押什么韵都可以,也不讲究平仄粘对之类。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对此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写的绝句十分接近格律诗体式,有的甚至已经是唐人近体诗的风格了,对唐代一些著名诗人包括李白在内等影响都很大。绝句起源于民歌,最为短小精悍,书之易于上手,歌之易于上口,适于即席发挥,深受作家喜爱。关于绝句的属性,当时没有律绝、古绝之分,后人把符合律句平仄,押平声的叫律绝,押仄声的称古绝。

现在一些学者认为,后者这种古绝也属于近体诗。排律是指当时一些诗人创作的超过八句以上的五、七言律诗,杜甫这类体式的诗较多。《读杜心解》收了他五言排律127首,七言排律8首。“排律”这个名称,是元代杨士弘创造的,明末清初人改称“长律”。这类诗格式不完全一样,五言居多,押平韵仄韵都有,也有平仄韵互相转换的。

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发展,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伟大创造,使诗歌艺术登上了新的高峰。不仅极大推动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而且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同时应指出,唐诗的辉煌,其中近体诗是新出现的奇葩,但并非独领风骚,其他各种诗体,包括乐府等古体,以及后期出现的词,都有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