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国性别研究面临突破

2015-10-1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张杰收藏

2015年是中国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周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0周年。日前,《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发布,其中提出,过去20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之对应,近年来,在学术研究领域,社会性别概念被学术界广泛应用,成为分析男女平等的重要概念,社会性别研究取得了可喜发展。但有学者表示,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理论发展深度仍显不够,仍处于学术边缘境地,难以进入主流研究视野。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成就显著

社会性别主流化,或者说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已经成为社会共识。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将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

20年来,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1995年,我国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确定,其后,性别平等被纳入到多项法律修改之中。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金一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年来,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性别主流化机制,制定和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相关法律密集出台,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制度化建设方面成效卓著,并与国际接轨。

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多年来关注妇女权益保障问题。据她的观察研究,近年来,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逐步得到了建立和完善, 妇女的人身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婚姻家庭、财产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群众普遍具有较强的妇女权利意识和性别平等意识。

事实上,在妇女与经济、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决策管理、妇女与环境、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我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白皮书提出,最新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成为趋势,70%以上的妇女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越来越多的妇女能够平等分享家庭资源,男女共同分担家务的观念得到更多认同。

社会性别分析维度容易被忽略

随着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进步,相关学术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来,得益于学者持续不断的学科化努力,妇女/社会性别学已成为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科建设在高校和学界仍处于边缘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性别维度的观察与审视。但以往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中,往往缺少社会性别分析。金一虹表示,性别分析在学科群里面是很边缘的,以社会学为例,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往往注重从结构、制度等视角探讨和分析社会问题,而性别分析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这无疑会导致学科的边缘化。

另一个问题是,在妇女/社会性别研究领域,本土经验和本土研究容易被低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研究者进行反思和批判时,常常引用西方的妇女/性别学说,对已有的女性学者的研究没有重视。

金一虹对此表示认同,她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运动对中国的性别社会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现有研究确实存在理论化中国经验不够的问题,但也应看到,由于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当前存在对妇女理论的本土化评价偏低的倾向。可喜的是,在性别研究领域,当前学界越来越重视理论自觉,重视本土性别文化的历史情境和女性经验,致力于学术交流的双向互动。

重视本土经验和本土研究

关注我国本土的女性经验,注重从本民族、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挖掘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佟新表示,突破中国性别研究的困境,需要积极总结我国已有的妇女/性别研究理论,并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中国传统性别文化需要进行自身的理论批判,这需要很强的反思和理论批判能力,而当进行反思和理论批判时,我们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学者表示,积极参与到妇女/社会性别学这门学科中进行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学者主要是女性,因而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缺少两性对话和两性共同参与的局面。佟新认为,需要系统地对中国传统性别文化进行批判,容纳更多的男性学者进入性别研究领域。可以说,五四运动时期一批男性学者加入到对封建的性别文化的批判中,而后这样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本身就应当进行反思。

此外,社会性别研究的推进还要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金一虹表示,很多从事一线妇女社会工作的实务工作者作了很多调研报告,但当他们在进入研究层面往往缺少理论自觉,甚至基本的文献回顾都没做,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