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详情

别让网络热词“烫”伤汉语之美

2014-12-17来源:文汇报 作者: 王彦收藏

传统、继承和创新,就像一个“语言生物链”,需要的是有根底的创新,不然容易流于浅薄和无聊。大众传播里,既要抓住潮流,更应当引导潮流,要让网民形成自净能力。

 

汉语有多美?烟雨微茫、斜风细雨、栉风沐雨、春风化雨、疾风骤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单是表达雨,成语、诗词,可选语言俯拾皆是。

但信息时代,网络词汇却让少数几个高频词反复呈现,俨然有了“民间语文”的态势。对此,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以及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分别从语言和传播两个角度提出,网络热词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若完全不加以节制或过滤的话,过热的结果就是“烫”伤汉语之美。

语言学家申小龙首先对网络语言的创造力给予肯定。在他看来,“语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表达功效之分,一个新兴网络词的诞生,必然有其社会学的价值。网络语言用的最多的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是未来的社会主力,与其一刀切地否定与抗拒,不如引导他们接纳更有效、更具美感的新词。”申教授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当下的网络热词,“鱼和龙都有。”网络热词里也有“正能量”存焉。“琼瑶体”虽然“失之肉麻”,但有温文尔雅蕴含其中;“甄嬛体”虽然“矫揉造作”,但有礼仪雅致闪烁其间;“舌尖体”虽然不够口语化,但散文式的“雅句”有助于提升民族民俗文化……在申小龙的眼中,正规场合、主流媒体拒绝网络热词要讲求策略,应该一边有引导性地倡导美丽汉语,一边在网络世界里鼓励具有民间智慧的革新语言。

张涛甫教授站在传播的角度解读网络热词对民间语言产生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旧语言正在同一平台上对话、交锋。博弈的结果,既不会是古典语言占尽上风,也不会是网络热词全面接管。”张教授不看好网络热词全面取代正统汉语的理由在于,过多重复难逃语言匮乏的指摘,更不消说那些用词粗鄙、难登大雅之堂的语汇。张涛甫建议,主流媒体应该尽可能引导公众对祖国的语言产生兴趣与热爱之情。如是,网民、年轻人才会深入其间并感受到乐趣。“传统、继承和创新,就像一个‘语言生物链’,需要的是有根底的创新,不然容易流于浅薄和无聊。”张涛甫说,大众传播里,既要抓住潮流,更应当引导潮流,“要让网民形成自净能力,如此一来,经历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即便仍有网络热词流传下来,那也终究是符合时代特征,并吻合汉语之博大精深的好词。”

(原文刊载于《文汇报》2014年12月17日 09版)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