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详情

颜晓峰:用哲学之镜映照社会现实

2015-06-11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张胜收藏

颜晓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专业技术少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防大学研究基地课题组成员。国防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立二等功1次。

自哲学产生之日起,人类就从未停止“认识自己”。对于真正的哲学家而言,认识别人是门学问,认识自己是种境界。

“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甫入耳顺之年的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颜晓峰,笑称自己是名“蜗牛型”教员。27岁当教员,35岁评讲师,42岁读博士,50岁评正高。路在走,脚不停,一步一个脚印。

哲学不生产“面包”,却教人志存高远,不畏浮云。从教34年来,颜晓峰始终坚守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阵地,奋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前沿,不变其志,不改其节,不悔其道。

用哲学之镜映照社会现实,以理论之思观照改革实践,颜晓峰用岁月和心血铸就精品,用风范和关爱抚育新人,在教学研究、著书立说中,把人的生命尺度和发展空间紧密融合在一起。

1.填满“空袋子”,坐住“冷板凳”

“空袋子难以直立。”1982年,刚进入石家庄陆军学院当哲学教员的颜晓峰深感知识和专业基础的“缺位”:要想立得住,须下苦功夫。夏日傍晚,他背着挎包,装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书籍,来到校园的山坡上,借着余晖阅读。晚上在办公室备课到深夜,一块床板往地上一铺,连回宿舍的十几分钟都省下了。

1987年,颜晓峰进入国防大学攻读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开始全面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此前,他多是拣选哲学史和哲学原理教科书以及少量经典著作,以用带学,边学边教,为的是“快速充电”;此后,颜晓峰如饥似渴,孜孜不倦,为的是在这条“思的历史性”的河流中淘粗取精,披沙拣金。

从1987年到2003年间,颜晓峰手抄的读书笔记有77本,记录了1400本书和文章的读书体悟。

前几年,有位同志拿来一篇文章清样让颜晓峰帮忙审看,其中十几处马克思、恩格斯语录找不到出处,或出处有误,颜晓峰没用“百度”,仅用了半个多钟头,就全部搞定。

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垒筑起颜晓峰稳固的知识结构,积淀着他丰厚的理论涵养。哲学的轮廓愈见清晰,理论的力量愈加厚重。朝向社会现实的精神世界慢慢敞开。

马克思曾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只有“坐住冷板凳”“十年磨一剑”,才能不负人生、有所作为。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期间,导师夏甄陶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阵地,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高洁风骨让颜晓峰习得真传。回想起夏老在生命最后十几年在视力衰退、呼吸困难的情况下仍思想不止、笔耕不辍,颜晓峰感动不已:“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全力?”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要把专业做好,必须学会放弃,以失为得;学会推辞,以退为进;学会不争,以无为为无不为;还要学会恪守必要的缺点——如不好应酬。”自认“基础差、起步晚、发展慢”的颜晓峰时刻提醒自己。

一个牙缸和肥皂盒用了40多年,一个人在家时给自己做的饭就是水煮剩饭剩菜,生活和消费力求简单。颜晓峰的老母亲追问,“你们学校像你这样拼的人有几个?”他笑着回答,“我们办公楼里就不少。”爱人刘红民始终理解他、支持他、体贴他。2011年,是他们结婚30周年。30年前,两个年轻人旅行结婚上了峨眉山,在金顶遥望贡嘎雪山。30年后,他们重上峨眉山,沿着当年走过的山路走了一遍,再次看见了山腰上一片片高大的冷杉林,在当年住过的寺庙洪椿坪又住一晚。清晨下山,他们热泪盈眶。

“一个人努力不努力,一两天看不出差别,一两年也未必看得出差别,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一定能看得出来。”当年石家庄陆军学院马列教研室主任杨延欣评价的话,30多年后得到验证。

十几部著作、200多篇论文,“显成果”背后是颜晓峰矢志不渝的“隐功夫”。在“显”与“隐”间,他“把生命时间转化为发展空间”,在“冷板凳”上创造价值,实现自我。

2.一本“反杜”,两团“火”:循着光亮走向哲学

1972年,太行山脉的山坳里,17岁的颜晓峰渴望知识,憧憬着美好的世界。无书可读的日子被割麦子、赶大车,织布装梭、抡锤凿眼挤占得满满当当。在连队的炊事班,他又学会了烧火做饭、养猪种菜。

宿舍里唯一一本书——《反杜林论》的出现影响了颜晓峰的一生。那时,他并不知哲学为何物。

在自制的柴油灯下,借着微弱的光亮,玄奥的哲学世界就此打开。

理论的艰深枯燥并没让颜晓峰停止阅读。尽管对他来说这本书难懂难记,如堕云雾,但“这种阅读毕竟给我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使我走进了一个世纪前伟人的思想,让我领略了理论的深奥和魅力。”颜晓峰坦陈。

伸向外部世界的哲学触角,总能敏锐探测来自时代的声音。

1995年,“创新”被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出。“一个经济领域的特殊概念何以成为社会历史层面的一般范畴?”颜晓峰深入思考,唯有将创新纳入广阔的社会实践,才能揭示其蕴含的哲学逻辑,突出创新的社会历史作用。

研读原著,提炼分析,在从经济学到哲学的上升递进中,颜晓峰注意到,创新已成长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哲学的追问和理论的反思,带来的是知识创新功能的新发现——“知识创新是人创造历史的一种活动方式,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参量,当代社会,知识创新获得了历史理性与社会自觉。”

哲学的贫困只因其离开了现实的地基。对现实的关注,并不在提供图解和注释,而是加以批判反思,改造世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诚信问题凸显。与仅把诚信当作一种道德诉求的观点不同,颜晓峰还从不同经济形态的历史条件考察诚信的发展规律。对诚信的社会历史考察不仅让它扎根在坚实的实践地基上,还赋予了诚信一种更为广阔的眼界和意义。

在哲学与现实的“深呼吸”中,现实因哲学之光的透视倍显清朗;哲学因现实之镜的折射愈加精深。

几十年来,颜晓峰眼前经常晃动着当年的两团火:大锅下的熊熊炉火和床头前的微弱灯火。“炉火点燃青春,让胸中激情不衰;灯火照亮青春,让心底希望不灭。”

柴油灯下苦读《反杜林论》,牵引着颜晓峰走向哲学;借着两团“火”的光明,颜晓峰走向哲学深处。

3.“‘咬定’马列不放松,立根就在教研中”

作为专业人员、教研干部,颜晓峰深知:“只能以专业为本,靠教研立身。”正所谓“‘咬定’马列不放松”。

“真信马列,才能讲好马列。”颜晓峰至今还清晰记得先后在3所军队院校任教时第一堂课的情景。1982年9月,在石家庄陆军学院讲“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几个问题”,1990年9月,在后勤指挥学院讲“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法论”,1993年9月,在国防大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学员凝视的目光,让他深深感受到真理的力量,“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2004年上半年,颜晓峰成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防大学研究基地课题组、中央编译局经典作家关于军队问题的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成员,参与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中外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理论研究》等课题,并参与工程多部教材和课题的审读修改。

2006年,颜晓峰由国防大学哲学教研室调入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时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的全林远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马列所为颜晓峰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是实践的,实践是其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蕴是规律的,哲学是其魂。

从1995年国防大学出版社的第一本个人著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到入选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出版《颜晓峰自选集》,再到201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主编著作《建设法治中国》,20年来,颜晓峰出版个人著作10本,主编、副主编著作23本,参编31本。作为第一著作权人,2本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本获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3本获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教材奖。丰厚的理论成果凸显着颜晓峰不渝的理论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深入、有机融合,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

要在专业领域内取得成就,在教学科研中拿出精品,唯有身沉气定、心无旁骛,“立根就在教研中”。

1989年,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颜晓峰在《哲学研究》发表了他入学后第一篇论文《世界的二重化与哲学的演化》。为了研究这一课题,他在导师指导下,写下了10余万字的读书和思考笔记。论文提出,“世界的二重化归根结底是实践的内在矛盾的曲折反映;产生形而上学的根源能否清除,取决于实践的矛盾能否根本消除”,以此提出为形而上学在当代的存在和发展寻找新途径和新形式。2001年,美国《当代中国思想》杂志“语言与思想”专刊,翻译转载了他10多年前写的《中国哲学史上的言意之辨》,这篇论文也是他学习研究中国认识论史的一个成果。

回忆起当年的风发意气,颜晓峰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哲学终将赋予它笃定的追求者以思想解放的批判品质。当然,“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缺一不可”。

颜晓峰经常劝诫学生要苦练内功,因为通往理论深处并无捷径可走。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李艳龙牢记颜老师的教诲:“眼力好才能望得远,腿功好才能登得高,水性好才能潜得深。”

2010年11月,一个来自西北边陲的电话打进了颜晓峰办公室。电话那头是空军某实验基地士官葛立新。简短介绍后,葛立新说明来意,欲向颜晓峰请教基层官兵学习科学发展观所应注意的问题。“没有拒绝,没有架子,条分缕析,切中要害。”葛立新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的感受,“我脚下的路更加明确坚定了”。

在颜晓峰任国防大学马列所所长期间,一位年轻教员写了一篇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章,他看后便向《求是》杂志推荐。当作者提出要把颜晓峰列为第一作者时,他明确告诉对方“这不符合我的本意”。

年轻人的迅速成长成才,是对颜晓峰的最大安慰和最高奖励。在他任职期间,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被评为全军人才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突出贡献,中央军委为研究所记一等功,学校为他记二等功。

清正、坚毅、平和、大度,是颜晓峰留给大家的印象。许多年轻人把他当作立业修身、处事为人的“范本”。

让人敬佩的是,在潮起又潮落的世界上,颜晓峰始终守得住清静纯粹不怨艾,看得开名利得失不怅惘,担得起使命责任不推辞,目标如一,不负人生。

颜晓峰说:“坚守的快乐莫过如此!”

4.“老祖宗不能丢,大道理还要讲”

作为一名军队理论工作者,颜晓峰时刻把为党和国家事业、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作为根本使命。

头顶常悬之“剑”与胸中紧绷的“弦”,让颜晓峰始终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高度的责任精神,全身心投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中。

“老祖宗不能丢,大道理还要讲。”颜晓峰坚持这一基本遵循,及时学习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悉心体会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用理论的方式履职尽责。

“老祖宗不能丢。”如何处理好历史与当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对待“老祖宗”的一大问题。

针对社会上一些人认为“老祖宗”过时失灵而数典忘祖,颜晓峰撰文指出:理论自信源于科学理论品格,这就是与时俱进、扎根实践、服务人民。

“大道理还要讲。”关键是怎样讲好大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要论述。为加深理解这一重大思想,把中国梦这一形象表述与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紧密结合,颜晓峰先后撰写《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深入领会中国梦的丰富内涵》等文章,力求把这个“大道理”讲准不跑偏、讲实不空泛、讲活不呆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后,颜晓峰多次撰文解读,提出治理是社会历史的基本要素、基本机制、基本实践,从人治到法治是治理文明的必然要求,并从思维方式角度分析法治思维对社会历史的变革意义。

始终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与国家改革发展的实践创新同行。颜晓峰深知思想理论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性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和理论基石,必须不辱使命,作出贡献。

当年柴油灯下苦读马列经典的热血青年,坚守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放弃、不后退,一直走到今天。他怀念父亲时写道:在大地拥有自尊,让人们感受亲近,给众人一方净土,像春蚕丝尽方休。子承父脉,我们从中也读出了他的人生志向。

人还在路上,路仍在脚下,颜晓峰步步不回头,继续走在理论高峰的征途上。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