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详情

世界美学研究中心正在东移

2015-07-2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收藏

1995年,在芬兰拉赫底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美学大会上,首次设立“东方美学”专题圆桌会议,此后的世界美学大会沿袭了这一传统。新世纪以来,非西方国家的美学受到更多关注,“西方中心主义”对国际美学界的“霸权”正在逐步消解,正如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世界美学研究中心东移的趋势正在形成。”

非西方文化美学受到更多关注

从1995年第十三届世界美学大会首次设立“东方美学”专题会议,到2001年第十五届世界美学大会分别设立中国、韩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美学专题会议,再到201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以“美学的多样性”作为大会主题,跳出传统单一的西方美学观念已成为世界美学界共识。“‘东方美学’范畴的提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美学研究领域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将关注点扩展到西方以外一些国家、民族和文化中的美学。”高建平表示。

自作为成熟学科诞生以来,美学长期表现为成长于欧洲文化土壤的西方学问,而这样一种地域性美学在美学学科中占据着支配地位。“单一美学观念不利于美学学科的自身建设,从理论上讲,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学学科不能还像过去那样,仅仅基于西方地域性艺术经验进行美学提升,而需要将‘东方美学’纳入其中,建立超越狭隘地域局限的普遍性美学理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迅说,随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人们“发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东方,包括“东方美学”在内的东方文化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得以大幅度提升。

从“东方美学”到民族美学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国际美学界尤其是英语学界开启了对以“东方美学”为代表的非西方美学的关注。1952年12月,创刊不久的美国《美学与艺术评论》推出“东方艺术与美学”专号。1964年门罗的专著《东方美学》出版,正如代迅所言,该书作为第一部系统论述“东方美学”的专著具有重要价值,作者侧重于远东的美学,论述了印度、日本和中国的美学与艺术理论,并结合东方的道德与宗教,与西方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

1965年《美学与艺术评论》秋季号再次推出“东方美学”专号。2007年第1期《美学与艺术评论》推出了“艺术和美学的全球理论”专栏。代迅介绍说,该期研究范围更广,涉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的艺术与美学,其中3篇文章论及中国,对中国古代和当代艺术与美学均有论述,显示出对中国美学的关注度明显增加。2009年由安东范登·勃劳恩布斯契等人编辑的《跨文化美学》一书在欧洲出版。其中亨克·乌斯塔林论述了福柯、拉康、德勒兹、德里达等人所受到的老子《道德经》和日本禅宗的影响。

“东方美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学者也强调,世界美学不应做“西方”与“东方”的简单二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审美和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各民族和各文化的美学。而这种审美和文化实践,就是美学的研究对象。”高建平以中国美学发展之路为例介绍说,中国最早的美学,是“美学在中国”,这种美学要逐渐向“中国美学”过渡,形成民族美学的自主性。这种民族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民族的审美和艺术实践。

“世界美学从一元走向多元不仅在于西方学者的关注,更在于非西方国家对建立自身美学的自觉追求。”高建平告诉记者,在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利用现代美学学科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对自身的审美和艺术传统进行研究,在一定成果基础上也将形成“韩国美学”、“印度美学”等。

不断提升理论创造力

谈到中国美学的自觉实践,受访学者表示,当代美学的理论建设既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也要立足当下实践。

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中对诗的抒情表现性,对虚与实、动与静的关系有精彩论述;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气韵和笔法,关于位置、时空也有精妙见解。这些都是先辈们留下的丰富的美学材料。高建平说,“用这些遗产与当代美学对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理论有时代性,但一些古老的理论,会对当代的理论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中国美学研究中资料罗列多,而理论突破不多;具体艺术门类的艺术研究多,对各门艺术进行综合,在美学理论上有创新的研究不多。高建平提出,“更为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仅限于对已经引进到中国的一些‘西方美学’知识的对比和回应,而自主的理论创造还不够。”

代迅提出,国内美学研究格局需适度加以调整,不应仅仅局限于中西比较研究,还需要展开对文化传统和地理位置较为邻近的中国与东方各国之间、东方各国彼此之间的美学比较研究,寻求“东方美学”相通相近的规律性特征。国内部分研究者在研究“东方美学”时,主要依据汉译的学术资料,而依据东方民族语言研究“东方美学”、到东方国家实地研究东方艺术的较少。这些都是有待改进或突破的地方。

高建平认为,无论发展中国美学还是开展美学比较,还应采取哲学与艺术结合的方法。从一些哲学美学的原点出发,考察中国艺术的特点,再从具体的艺术特点出发,进行哲学的总结。宗白华在比较中西方美学时,尝试从《周易》出发来探讨中国美学的特点,又从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探讨传统中国绘画致力于动态的书法线条而非静态的几何线条,说明中国艺术与传统欧洲艺术的不同之处。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 评论
  • 分享:

最新评论

热门资讯

学人资讯

学科资讯